深化农村土地改革,多地试点探索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频道: 日期: 浏览:520

中国县域数字网报道  近期,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各地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改革实践,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这些探索既保障了农民权益,又促进了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产业融合发展。

在东部沿海地区,多个县市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通过完善产权制度、建立入市规则和收益分配机制,原先闲置或低效利用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得以盘活。部分村镇将入市收益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改善,让农民直接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中西部地区则积极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新模式。一些农业大县建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为土地流转提供信息发布、合同签订、权益评估等一站式服务。通过标准化流转程序,既保障了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又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据了解,多个试点地区的土地流转率显著提升,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宅基地改革方面,各地按照"依法自愿、有偿退出"的原则,探索宅基地退出和利用机制。一些地区对闲置宅基地进行整治,改建为公共活动空间、乡村旅游设施或农产品加工场所。既改善了村容村貌,又发展了乡村产业。

针对耕地保护,多地创新实施"田长制",建立网格化耕地保护监管体系。通过明确各级田长职责,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技术手段,实现对耕地用途的全天候监测。这一制度有效遏制了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现象,守住了耕地保护红线。

此外,不少地区还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通过农田整理、沟渠配套、道路修建等工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耕地质量。一些项目还与发展乡村旅游相结合,打造田园综合体,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专家表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始终把维护农民权益放在首位,既要鼓励基层创新,也要确保改革在法治轨道上进行。各项试点探索为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提供了宝贵经验,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关键词: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备案号: 沪ICP备2025142744号-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沪零字第P11747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24)2439-1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24070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061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191-838 举报邮箱:dai@yidongjuece.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010-57279123

版权所有 © 2025 中国县域数字网 www.xianyushuzi.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