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9.2万亩党参迎丰收 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县域数字网报道 贵州威宁县9.2万亩党参进入采收季,预计今年产量达7万吨,产值约23亿元,成为当地富民强县的重要支柱产业。
秋收时节,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9.2万亩党参陆续成熟,迎来丰收。药香四溢的田间地头,村民们正抓紧晴好天气进行采收,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万亩党参迎丰收
在威宁县连绵起伏的山野间,成片的党参种植基地里,农户们正忙碌地采挖着成熟的党参。一株株粗壮的党参被小心翼翼地从土壤中取出,整齐地摆放在田间,构成一幅美丽的丰收画卷。
近年来,威宁县立足资源禀赋,将党参种植作为特色产业重点培育。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全县党参种植面积稳步扩大,目前已达9.2万亩的规模。
当地农户通过参与党参种植,不仅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更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党参采收时节的忙碌景象,正是当地特色农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
特色产业促增收
据初步测算,2025年威宁县党参产量预计将达到7万吨,按照当前市场行情,总产值有望突破23亿元。这一数据彰显了党参产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
党参产业已成为威宁县兴业、强县、富民的主导产业之一。从种植、管护到采收、加工,完整的产业链条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在产业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户掌握了党参标准化种植技术,通过参与特色产业发展,实现了稳定增收。党参产业正成为推动威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提质增效助振兴
威宁县在推进党参产业发展过程中,注重品种改良和技术提升,通过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不断提高党参品质和产量。
当地还积极拓展销售渠道,打通产销对接环节,确保党参产品能够顺畅销售。同时,通过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提升威宁党参的市场认知度和竞争力。
党参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更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威宁县乡村振兴注入了持续动力。
随着党参产业的不断壮大,威宁县将继续深化特色农业发展,推动党参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方向迈进,让这一传统中药材真正成为群众致富的“金钥匙”。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