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安创新盐碱地治理模式 实现生态与农业双赢

频道: 日期: 浏览:235

近日,吉林白城大安市举办了盐碱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经验交流会,重点展示了当地在盐碱地治理中总结出的“大安模式”,为推动盐碱地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路径。

作为白城市水稻主产区,大安自2022年成为国家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试点以来,逐步形成以水定地、生态改良、良种培育与规模化经营相结合的治理方式。截至目前,大安已累计实施多项治理工程,新增耕地近20万亩,年粮食产能提高超过2亿斤,实现了农业提质、农民增收和生态改善等多重效益。

本次会议汇聚了多家科研单位及企业代表,围绕粮食安全、生态保护与治理技术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专家建议应持续推进盐碱地产品的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助力产业化发展。

与会人员还实地调研了盐碱地改良田、小龙虾养殖基地及新平安镇土地整治项目。以往几乎寸草不生的盐碱区域,如今稻苗茁壮,显示出初步治理成效。

本次会议特别强调企业参与和市场导向,多家农业企业表示愿与科研机构合作,共同推进盐碱地产业化开发。现场签约销售额达1.2亿元,反映出该模式良好的市场前景。

白城市方面表示,将继续完善“大安模式”,加快技术推广步伐,为全国盐碱地综合治理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关键词: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备案号: 沪ICP备2025142744号-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沪零字第P11747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24)2439-1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24070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061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191-838 举报邮箱:dai@yidongjuece.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010-57279123

版权所有 © 2025 中国县域数字网 www.xianyushuzi.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