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出台土地流转新规:合同规范、三级备案护权益,规模化种植添活力

频道: 日期: 浏览:1197

中国县域数字网报道  “以前担心土地流转后权益没保障,现在有了新规,租金、期限写得明明白白,咱把地流转出去也踏实!” 湖南益阳赫山区牌口村农户周建国,拿着刚签的土地流转合同,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今年 8 月,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正式出台《农村土地流转规范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从流转程序、权责划分、纠纷解决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为农户土地权益保驾护航,也为农业规模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牌口村,过去土地流转常因 “口头约定” 引发纠纷。“有的承租方承诺每年涨租金,结果没兑现;有的农户中途想收回土地,双方闹得不愉快。” 村党支部书记周志强说,《办法》实施后,村里组织农户和承租方集中学习新规,还邀请镇里的农经员现场指导签订规范合同。如今,村里流转的 1200 亩耕地,全部采用省级统一制定的合同模板,明确流转期限(最长不超过承包期剩余年限)、租金支付方式(每年 1 月前结清上年度租金),还特别约定 “承租方不得擅自改变土地农业用途”,从源头避免纠纷。

《办法》的一大亮点是建立 “三级备案” 制度:农户与承租方签订合同后,需到村委会备案;村委会汇总信息后报乡镇农经部门;乡镇再将流转数据录入省级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实现 “流转全程可追溯”。“平台上线后,我们能实时查看辖区内土地流转情况,一旦发现承租方有违规倾向,能及时介入处理。” 赫山区农业农村局农经股股长陈明介绍,今年 9 月,他们通过平台发现某合作社流转 50 亩耕地后,计划搭建临时厂房,工作人员立即上门制止,督促其恢复耕地用途,保障了农户土地权益。

对于承租方而言,《办法》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以前流转土地要挨家挨户谈,耗时又费力,现在通过平台能精准匹配农户,还能申请‘流转补贴’。” 益阳丰裕农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军说,合作社今年通过省级平台流转耕地 800 亩,用于种植优质水稻,根据《办法》规定,还获得了每亩 100 元的规模化流转补贴,“有了政策支持,我们更有信心扩大种植规模,今年预计亩产可达 1200 斤,比散户种植高 200 斤”。

为帮助农户理解《办法》内容,湖南省农业农村厅还组织了 “法规下乡” 活动,通过短视频、漫画手册、现场答疑等形式,在全省 1200 多个行政村开展宣传。“我们把‘不得改变土地用途’‘租金拖欠怎么办’这些关键内容,编成方言顺口溜,农户一听就懂。”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全省规范流转土地面积已达 3800 万亩,较《办法》实施前增长 15%,纠纷发生率下降 40%。

如今,在湖南的田间地头,越来越多农户通过规范流转实现 “土地生金”,越来越多农业经营主体投身规模化种植。“下一步,我们还将完善纠纷调解机制,在每个乡镇设立土地流转纠纷调解室,让农户和承租方的权益都能得到及时保障。” 该负责人说,随着《办法》的落地见效,湖南农业正朝着更规范、更高效的方向稳步前行。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关键词: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备案号: 沪ICP备2025142744号-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沪零字第P11747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24)2439-1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24070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061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191-838 举报邮箱:dai@yidongjuece.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010-57279123

版权所有 © 2025 中国县域数字网 www.xianyushuzi.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