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展演激活绛州古城 国庆假期文旅融合见成效
中国县域数字网报道 山西新绛县在国庆长假期间推出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通过动态表演、互动体验和静态展示三大板块,让古老技艺从“深闺”走向公众。
国庆假期,山西省新绛县绛州古城内一派热闹景象。当地组织了贯穿整个假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展示活动,通过三大板块的多元呈现,实现了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的双向赋能。
动态表演,传统艺术焕发新生
在绛州署衙景区,多项非遗动态表演轮番上演,成为最吸引游客的亮点。
新绛县蒲剧团每日两场的蒲剧演出,让戏迷们过足了戏瘾,高亢的唱腔回荡在古署衙间。夜幕降临后,新绛皮影夜间专场准时开启,在灯光巧妙映射下,皮影人物活灵活现地演绎古老传说,为夜游体验增添了神秘色彩。
在游客中心,国家级非遗“绛州鼓乐”是游客必打卡的节目。击鼓心、敲鼓边、顶鼓帮、磨鼓钉等十多种演奏技法交织,气势磅礴,声韵铿锵。绛州大堂前方的国家级非遗“稷山高台花鼓”每天演出三场,表演者在层层叠搭的板凳上完成高难度动作,每场都吸引大量游客驻足。
互动体验,非遗走入百姓生活
为让非遗可触、可感、可带走,新绛县在绛州署衙景区特别设置了互动体验区。新绛木版年画、剪纸、刺绣三项非遗的代表性传承人现场指导,吸引了大量亲子家庭和年轻游客。
在木版年画体验区,传承人郭永生手把手指导游客体验单色印刷或全色套印。剪纸区域,在传承人段朋喆的指导下,游客也能完成简单的花鸟、人物剪纸。一刀一剪、一印一绣之间,游客体会到传统手工艺的精妙与不易,而“作品免费带走”的举措更让文化之旅有了具象化纪念。
静态展示,呈现非遗技艺之美
设置在绛州署衙景区的非遗静态展示区,集中展示了绛州澄泥砚、石雕、面塑等各类非遗项目。
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绛州澄泥砚制作技艺,此次展出了“云水系列”、“山西一县一砚系列”等创新作品,造型优美、色泽温润的砚台引得游客驻足细赏、拍照留念。
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蔺涛表示,尽管今年国庆假期降雨较多,但秋雨并未影响游客兴致,反而让大家能静下心来沉浸式感受澄泥砚文化的厚重底蕴。
此次国庆长假的文化活动,是新绛县对“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理念的又一次实践。通过将非遗代表性项目与旅游景区深度融合,不仅提升了旅游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也为非遗搭建了鲜活、开放的传承平台。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