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河县惠农补贴落地,32万元资金助力农业基础设施升级
中国县域数字网报道 聚焦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财政资金精准投向粮食烘干与水稻育秧环节,为农业生产注入新动能。
近日,五河县2025年农机全程社会化服务项目(第一批)补助资金进入公示期。该县小圩镇、浍南镇、申集镇的四个农业经营主体成为本轮补贴的受益者,每个项目获得8万元补助,总计32万元,专项用于粮食烘干中心与水稻育秧中心建设。
补助名单公布:聚焦粮食生产关键环节
根据五河县农业农村局发布的公示,本批次获得补贴的经营主体及项目如下:
五河县小圩镇东王家庭农场——粮食烘干中心项目
五河县小圩镇鑫宇家庭农场——粮食烘干中心项目
五河县浍南镇泽润种植家庭农场——粮食烘干中心项目
五河县申集镇骆吕现代绿色生态农业种养殖家庭农场——水稻育秧中心项目
这批项目均已通过验收并确认合格。
政策背景: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
此次补贴依据《关于印发五河县2025年农机全程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五农〔2025〕31号)文件执行。
旨在通过财政资金的引导,支持农业经营主体建设粮食产后处理和水稻育秧设施,解决传统农业生产中的难点问题。
全国多地同步推进惠农补贴
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是全国各地普遍实施的惠农政策。
例如,新疆阿克苏地区在今年7月就足额拨付了2025年中央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资金3.13亿元,并通过“一卡通”系统直接发放至农民账户。
福建省也已下达包括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在内的省级以上惠农补贴资金18.1亿元,这些举措共同体现了国家对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持续投入。
补贴发放规范透明
为确保惠农政策公平公开,五河县农业农村局对本次补贴资金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公示期为2025年9月29日至10月11日。公示期间如有异议,可向五河县农业农村局反映。
类似的公示制度在福建省的惠农补贴发放中也得到应用,通过村级公示栏或基层小微权力群等渠道公示信息,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五河县此次对粮食烘干和育秧环节的精准补贴,直指农业生产中的现实需求。
通过提升粮食产后处理能力和育秧专业化水平,将有效减少粮食损失、提高水稻生产质量,为当地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