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行动》政策解读:老旧小区改造如何惠及居民?
近日,多地陆续出台关于城市更新、尤其是老旧小区改造的具体实施政策,引发市民广泛关注。这些政策虽不属于重大行政决策,但直接影响众多居民的日常生活。本文基于已公开的政策信息,为您梳理关键内容。
一、政策重点:基础类改造为主
根据各地实施意见,本轮改造重点针对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优先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求。主要包括三大方面:
基础设施:更新水、电、气、路、热、信等管线,完善消防设施,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
环境整治:修复小区照明,增加绿化面积,完善垃圾分类处理;
服务配套:有条件的小区可增建停车设施、健身器材以及适老化改造。
二、资金从何而来?
改造资金筹集采取“多个一点”方式:
政府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专营单位(如供水、供电公司)参与投入;
鼓励居民出资,可通过直接出资、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等方式参与。
三、居民如何参与?
政策强调居民全过程参与。改造前,需充分征求居民意见;改造中,接受居民监督;改造后,邀请居民参与验收评价,确保改造内容符合居民期盼。
四、长远意义:提升居住品质
短期看,改造旨在解决设施老化、环境杂乱等现实问题。长期看,是改善民生、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举措。通过设施更新和服务改善,有助于增强社区凝聚力,促进房产增值,让居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需要注意的是,各地具体操作细则存在差异,居民可留意所在街道、社区发布的正式通知,以当地政策解释为准。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