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激发乡村活力,多元帮扶巩固脱贫成果

频道: 日期: 浏览:653

中国县域数字网报道  近年来,各地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拓展销售渠道、加强技能培训等多种方式,持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乡村振兴呈现新气象。

在西部山区,一批特色种植养殖项目带动群众增收致富。高山茶叶、特色菌菇、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不少脱贫户通过参与合作社获得稳定收益。养殖业方面,林下养鸡、生态养猪等模式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当地还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标准化加工车间,延长产业链条。

电商帮扶成为脱贫地区产品走出去的重要渠道。多地开展数字乡村建设,搭建农产品电商平台,组织直播带货活动。一些驻村工作队帮助农户开设网店,培训电商技能,使当地特色农产品直达城市消费者。今年以来,多个脱贫县的农产品线上销售额实现显著增长。

乡村旅游产业也成为带动增收的新引擎。一些脱贫地区依托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民宿经济、农家乐和生态旅游项目。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吸引越来越多游客前来体验乡村生活,直接带动当地农特产品销售和农民就业。

在技能培训方面,各地根据市场需求和群众意愿,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技能培训。包括家政服务、餐饮烹饪、电子商务等实用技能培训项目,帮助脱贫群众掌握一技之长。部分培训合格人员还与用人单位直接签订就业协议,实现"结业即就业"。

教育医疗帮扶也在持续深化。多所高校和医疗机构对口支援脱贫地区,通过远程教学、专家义诊等方式,提升当地教育和医疗水平。一些企业还设立助学基金,资助脱贫家庭学生完成学业。

值得注意的是,各地在开展帮扶工作时,更加注重激发内生动力。通过设立乡村振兴积分制,将参与公益劳动、发展产业等行为量化积分,积分可兑换生活物品或服务,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

专家表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需要建立长效机制,要继续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同时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确保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关键词: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备案号: 沪ICP备2025142744号-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沪零字第P11747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24)2439-1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24070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061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191-838 举报邮箱:dai@yidongjuece.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010-57279123

版权所有 © 2025 中国县域数字网 www.xianyushuzi.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