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低血压潜在风险 专家提醒关注特定人群健康
中国县域数字网报道 日常生活中持续感到头晕乏力、精力不济,久坐站立时眼前发黑,可能是低血压的信号。医学上通常将收缩压低于9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60毫米汞柱定义为低血压。专家指出,与备受关注的高血压相比,低血压的危害常被忽视,但其潜在风险不容小觑。
低血压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生理性低血压常见于体型瘦弱的年轻女性、青少年等群体,通常无明显症状,对健康影响较小。而病理性低血压则与基础疾病相关,如冠心病、糖尿病等,需要及时进行医疗干预。
特定人群面临较高风险。老年人因血管弹性下降、神经调节能力减弱,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增加跌倒风险;孕妇在妊娠中晚期,由于血液重新分布,容易出现脑部供血不足;患有基础疾病或服用特定药物者,也可能出现血压偏低情况。
专家建议,生理性低血压可通过适当运动、适度增加盐分摄入、保证充足饮水等方式进行调节。改变体位时应注意动作缓慢,特别是老年人应从"三个半分钟"做起:醒来坐半分钟,坐起后双腿下垂半分钟,站立半分钟再开始行走。
对于"血压越低越好"的认知误区,专家明确表示,血压需要维持在正常范围内,过低会导致脏器供血不足,反而可能引发健康问题。病理性低血压患者应及时诊治基础疾病,避免重要器官因长期供血不足而受损。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