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多地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速 地标产品引领产业升级
中国县域数字网报道 近期,全国多地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取得新进展。多款农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定,或入选地方名优特产名单,展现了我国农业品牌化、标准化发展的新趋势。
在山东东营,"麻湾西瓜"近日被正式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作为优质特色产品的"金名片",正成为推动特色农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升级的重要力量。
河北石家庄同样新增两件地理标志产品 - 灵寿金针菇和赵县黄冠梨。灵寿县因山区地形与气候优势,培育的金针菇以晶莹洁白、菌盖滑嫩著称;而作为"中国雪花梨之乡"的赵县,其黄冠梨则具有果形端正、皮薄肉细的特点。至此,石家庄市地理标志产品总量已增至11件。
多地名优特产名单公布
重庆于近日公布了2025年度巴渝"土特产"名优百品入围名单,共有40款产品入选,涵盖特色种养、特色手工、特色小吃等品类。其中,"璧山兔"凭借其独特风味与地域辨识度成功荣登榜单。
"璧山兔"历史悠久,是璧山地区的传统兔肉特色小吃,起源于1728年。为进一步打响品牌,当地将加强"璧山兔"品牌打造,引进肉兔新品种、新技术,推动肉兔养殖业设施设备现代化。
品牌培育助力产业升级
山西稷山板枣近日入选2025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公示名单。稷山板枣栽培历史悠久,其生产系统已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并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全县板枣栽植面积达15万余亩,建有山西省唯一的林木类国家板枣公园。
湖北监利市的"江汉大米"也在品牌建设上迎来重要突破。继核心产品通过"湖北精品"省级权威认定后,监利市又借助全国主流媒体推介会,全面展示其作为"中国水稻第一县"的产业基础与品牌潜力。
国际舞台展示地标产品
黑龙江饶河县携"饶河东北黑蜂"系列产品亮相2025年第一届地理标志产品国际博览会。黑龙江省饶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突破传统监管定位,以地理标志产品"推广使者"的身份,在国际平台上生动讲述当地甜蜜产业的发展故事。
参展期间,饶河展区吸引了国内外参展商与消费者的目光,并已促成与3家外地采购商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产品优势与产业价值
河南浚县的"小河白菜""善堂花生""大碾萝卜"近日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定。其中,小河白菜种植历史可追溯至明朝成化年间,以"结球紧实、叶嫩微甜、耐贮性强"闻名。
云南孟连县的牛油果产业近年来迅速发展,全县种植面积达12.21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全国产量的80%。值得一提的是,孟连牛油果实现了本土化种植,改写了我国牛油果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
这些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培育与建设,不仅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也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农业品牌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特色农业发展正迎来新的机遇。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