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快递网点覆盖不足,村民呼吁“最后一公里”畅通
中国县域数字网报道 近年来,随着农村电商迅猛发展,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乡需求激增。然而,“快递不进村”仍成为阻碍农村居民便捷生活的痛点。许多村民反映,绝大多数快递公司仅将包裹配送至乡镇网点,村民需自行前往取件,往返路程往往超过十公里,既耗费时间又增加交通成本,严重影响了日常网购体验和当地农产品的寄递效率。
“每次取快递都得骑电动车跑十来里地,遇到刮风下雨特别不方便”,一位北方农村居民表示。不少农户也提到,由于寄件成本高、网点远,自家生产的特色农产品很难快速、经济地发出,限制了线上销售渠道的拓展。
为破解末端配送难题,国家邮政局自2022年起全面推动“快递进村”工程,通过整合交通、邮政和电商资源,在行政村一级设立快递公共服务站。这些站点一般依托村内超市、村委会或合作社建立,实现快件的集中收投、临时保管和自助取件,打通了乡村物流的末梢循环。
福建省南平市是“快递进村”工程推进较为成功的地区之一。截至目前,南平已在全市所有行政村设立快递服务站,率先实现“村村通快递”。村民不仅可以在家门口取寄包裹,还可通过服务站将笋干、茶叶、菌菇等土特产便捷地发往全国。据统计,2023年南平农村地区农产品寄递量较去年同期增长45%,电商销售规模显著扩大。
尽管取得一定成效,不少村民仍呼吁进一步优化服务。大家普遍希望增加投递频次、适当降低偏远地区快递资费,同时完善冷链物流设施,支持生鲜农产品的外销。还有村民建议引入更多市场化快递公司进村竞争,提升服务多样性。
专家认为,“快递进村”不仅是物流工程,更是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今后应在政策扶持、网络共建、数字技术应用等方面持续加强投入,真正畅通农村寄递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