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花江峡谷大桥通车,“横竖”创世界纪录

频道: 日期: 浏览:895

中国县域数字网报道  桥面至水面高度625米,主桥跨径1420米,这座“横竖都是第一”的超级大桥将两岸通行时间从2小时压缩至2分钟。

1759046039170108.png

9月28日,横跨贵州黔西南州与安顺市交界处的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标志着六枝至安龙高速公路全线贯通。

这座被誉为“横竖都是世界第一”的超级大桥:主桥跨径居山区桥梁跨径世界首位,桥梁高度同样位居世界第一。

大桥于2022年1月18日正式开工建设,历时3年零8个月,终于让天堑变通途。

 “地球裂缝”上的工程奇迹

花江峡谷大桥是六枝至安龙高速公路的关键控制性工程,连接贵州安顺市关岭县和黔西南州贞丰县两岸。

大桥得名于其跨越的被誉为“地球裂缝”的花江大峡谷。

在92.5%的山地和丘陵的贵州,建设者们发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拼搏精神,攻克了峡谷强风、复杂地质等世界级难题。

面对变幻莫测的强风和复杂地质地貌,大桥在抗风设计、高空施工等领域实现多项技术突破。

 “横竖第一”的硬核数据

花江峡谷大桥全长2890米,主桥跨径达1420米,桥面距水面垂直高度625米。

这一数据使它超越北盘江第一桥,成为新的“世界第一高桥”。

同时,它也是目前世界山区峡谷第一大跨度钢桁梁悬索桥。

两大世界纪录集于一身,使花江峡谷大桥被誉为“横竖都是第一”的超级工程。

技术创新的“中国方案”

在建设过程中,花江峡谷大桥创新采用智能缆吊系统、2000兆帕级高强钢丝等先进技术。

这些创新为全球山区桥梁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

大桥建设获得授权专利21项,多项技术成果纳入国家桥梁建设标准。

在索股中植入的智慧缆索,犹如大桥的“神经系统”,可实时感知桥梁健康状态。

区域发展的加速引擎

花江峡谷大桥的通车,将两岸通行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2分钟,极大改善了区域交通条件。

六枝特区至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车程将由3小时缩短至1.5小时。

这座大桥不仅是交通枢纽,更是连接城乡、贯通区域的重要纽带,将为沿线地区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它将加速贵阳、安顺、黔西南城市群的资源互通与产业协同,为贵州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桥旅融合的典范之作

花江峡谷大桥也是国内首个集“桥梁观光+桥梁运动体验+旅游服务”于一体的桥旅融合综合体。

设计之初,项目团队锚定“贵州西南部第一旅游门户、全国桥旅融合新典范、世界峡谷极限运动胜地”目标。

大桥及周边50余平方公里被统筹打造为旅游景区。

在云渡服务区建设三叠纪地质文化馆,带领游客探寻古海洋的神秘世界;在锚碇区打造桥梁科技体验中心。

桥塔顶部还设置观光平台,让游客体验“一览众山小”的壮阔情怀。

花江峡谷大桥的通车,不仅意味着物理高度上的突破,更象征着贵州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度。

随着一辆辆汽车驶过这座“横竖都是第一”的超级大桥,曾经阻隔的天堑已然变成通途,两岸居民的生活也将随之驶入快车道。

这座大桥连接的不仅是峡谷两岸,更是贵州的过去与未来。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关键词: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备案号: 沪ICP备2025142744号-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沪零字第P11747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24)2439-1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24070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061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191-838 举报邮箱:dai@yidongjuece.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010-57279123

版权所有 © 2025 中国县域数字网 www.xianyushuzi.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