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持续深化 多项举措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县域数字网报道 近期,各地持续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通过盘活资源、完善权益保障等方式,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支撑。
在承包地方面,各地稳步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工作,通过确权登记颁证等措施,进一步稳定农户经营预期。部分试点地区还探索土地经营权入股、托管等多元流转方式,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宅基地改革试点工作有序开展。一些地区在保障农户基本居住权的前提下,探索闲置宅基地和农房盘活利用的有效途径。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创意办公等业态,既增加了农民财产性收入,也为乡村产业发展拓展了空间。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逐步推进。符合规划要求的存量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可通过多种形式进入土地市场,与国有建设用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拓宽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
与此同时,各地不断加强土地管理基础工作,完善农村土地综合监管机制,切实保护耕地资源,维护农民合法权益。这些改革举措的实施,为促进城乡要素流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