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码头打造高效粮运枢纽 科技创新破解"北粮南运"难题
中国县域数字网报道 秋日里的广州港南沙粮食通用码头一派繁忙景象。作为华南地区最大的粮食中转枢纽,这里正以科技创新推动粮食物流体系升级,成为保障"北粮南运"畅通的关键节点。
面对中国粮食产销分离的格局,长达3500公里的运输线曾面临损耗大、效率低的挑战。如今,通过构建高效协同的多式联运体系,这一难题正在得到破解。
"一艘7万吨级货轮,仅需两名操作员在远程控制中心,一天内就能完成全自动化卸船作业。"码头负责人介绍,该港区拥有两个可停靠全球最大粮船的深水泊位,采用自主开发的智慧管理系统,使作业效率提升20%,每小时接卸能力达8000吨,船舶平均滞港时间缩短至1.5天。
在仓储环节,国产高效物流设备首次实现规模化应用,日进出仓能力均达10万吨。创新研发的四锥斗浅圆仓、梅花星仓等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传统设备易堵料、串料等问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针对传统平房仓难以适应现代粮运需求的瓶颈,技术人员研发了国内首套大产能管链式输送机。这种设备能够灵活适应各类仓型结构,在广州市黄埔区的一处粮库,该设备实现了每层楼房的自动化进出粮,出仓效率提升至每小时300吨,形成了高效清洁的物流闭环。
随着这些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从港口转运到终端配送,中国粮食流通体系正迈向更加顺畅高效的新阶段,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