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城小山羊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特色畜牧产业添新名片

频道: 日期: 浏览:1815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最新公示,柘城小山羊以其肉质鲜嫩、膻味轻的独特品质,成功入选2025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近日,“柘城小山羊”凭借其肉质鲜嫩、膻味轻的独特品质,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发布的2025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此为柘城县特色畜牧产业再添一张闪亮的“国字号”名片。

随着柘城小山羊的此次入选,该县荣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的农产品数量已累计达到11个。此前,柘城辣椒、柘城大蒜、柘城韭菜、柘城肉牛、柘城鸭蛋等特色农产品已先后跻身这一国家级名录。

农业品牌化战略

柘城小山羊的成功入围,是柘城县长期坚持农业品牌化发展战略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该县始终将农业品牌建设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抓手。

当地政府紧扣“特色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营”的发展路径,重点聚焦特色畜禽、绿色果蔬等优势产业,深度挖掘地方特色农产品潜力。

通过系统性的培育和推广,柘城县成功打造了一批具有高区域辨识度的农业品牌,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持续的动力。

多地特色农产发展

并非只有柘城县在特色农产品领域取得突破。近年来,全国许多地区都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发展起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产业。

在贵州桐梓,方竹笋产业已成为当地的重要支柱。目前全县方竹种植面积超100万亩,年产量达5.8万吨,覆盖笋农4.2万余户。

重庆城口县的“老腊肉”以其独特的加工工艺和历史传承,成为了当地最具辨识度的农特产品之一,其制作工艺还入选了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东沂南县的小米产业也发展迅速,通过成立专业种植合作社和推行标准化种植,当地小米不仅获得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更成为百姓增收致富的“黄金粮”。

科技赋能产业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特色农产品的发展早已不再是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而是融合了现代科技和品牌营销的新型产业形态。

重庆忠县拔山镇通过创建“金河十二坊”区域公共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大力发展“一村一品”,成功培育出20余个本土化特色子品牌。

据统计,部分产品溢价率超300%,农户收入较以往翻了几番,曾经不起眼的“土宝贝”,真正成了带动增收的“金疙瘩”。

深化品牌建设

柘城县表示,将以“柘城小山羊”获得国家级认证为契机,持续深化农业品牌建设工作。

未来,该县计划推动更多优质特色农产品走出县域、走向全国,以品牌影响力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随着柘城小山羊此次成功入选国家级名录,柘城县计划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更多优质特色农产品走出县域、走向全国。

以品牌建设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正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着坚实的支撑。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关键词: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备案号: 沪ICP备2025142744号-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沪零字第P11747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24)2439-1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24070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061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191-838 举报邮箱:dai@yidongjuece.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010-57279123

版权所有 © 2025 中国县域数字网 www.xianyushuzi.org.cn